职场心理健康支持不再是可选项 - 彼得·西蒙尼奇

Keywords: 心理健康, 职场支持, 压力管理, 员工福祉, 心理健康培训
Back to News List
Saturday, 21 June 2025

职场心理健康支持不再是可选项

作者:彼得·西蒙尼奇

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许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纷纷投入资源改善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然而,随着疫情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很多企业又开始回到旧有的工作模式,将心理健康视为“锦上添花”而非“必不可少”。这种转变非常危险。

心理健康支持不仅仅是应对危机,更是预防“隐形伤害”——即那些逐渐侵蚀员工幸福感和工作效率的慢性压力、焦虑和倦怠。这些心理问题往往潜移默化,不容易被察觉,直到造成严重后果。

作为雇主和制造商协会(EMA)的健康与安全培训师,我经常教导学员,大脑在面对压力时会逐渐适应,这使得人们很难察觉自身的心理变化。人们事后常常感叹:“我早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然而,这种“隐形伤害”在发生时往往难以察觉。

许多人在夜间焦虑时会反复思考过去的错误或担忧未来的灾难,这种思维循环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导致第二天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和抗压能力下降。这种恶性循环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打破,例如心理重定向法:当负面思维出现时,尝试将其替换为中性或积极的画面,例如想象即将到来的假期或一个宁静的地方。

除了心理重定向,结构化可视化也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法。一位长期受夜间焦虑困扰的女性,每晚都会在脑海中详细规划一次前往欧洲的旅行:订票、打包、前往机场。虽然她从未在脑海中走到机场以外的地方(因为通常已经入睡),但这种详细的视觉任务有助于打断焦虑的循环。

其他减压工具还包括呼吸练习、渐进式肌肉放松以及减少睡前屏幕时间。但最重要的是,企业需要建立一种文化,能够在员工出现心理问题的早期阶段及时发现并提供支持。

心理健康不应仅作为应对疫情的短期措施,而应融入企业的长期文化中。就像我们重视物理安全一样,企业也需要以同样的重视程度对待心理安全。心理损伤与身体损伤一样,可能对企业造成长期影响。

因此,企业应超越提供心理急救,深入解决压力和焦虑的根本原因,例如不合理的工作量、沟通不畅、缺乏自主权以及有毒的工作环境。通过培训员工识别心理问题的早期迹象、推行员工健康计划以及营造开放的文化氛围,企业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员工的心理健康。

良好的心理健康不再是可选福利,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倦怠和焦虑水平不断攀升的今天,关注心理健康不仅是明智的选择,更是必不可少的责任。

在我们逐渐走出疫情的紧迫时刻,企业不能再回到旧有的思维模式。员工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讽刺的是,我们愿意维护机器和工具,却常常忽视了员工的身心健康。隐形伤害之所以危险,正是因为它们极易被忽视。但通过提高意识、使用实用工具和建立重视心理健康的组织文化,企业可以在问题发生前就加以预防。

最终,职场心理健康的目标是帮助员工重新掌控自己的思维、健康和生活。在当前压力和焦虑水平空前的背景下,这不仅是有益的,更是必要的。

0.0221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