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了洗手间并哭泣》:怀奥克岛悲剧医生在孩子去世时的痛苦

Palabras clave: 怀奥克岛, 火山爆发, 重症监护, 伊沃·波波维奇, 医疗系统, 儿童去世, 救治经历
Volver a la lista de noticias
Thursday, 19 June 2025

《我去了洗手间并哭泣》:怀奥克岛悲剧医生在孩子去世时的痛苦


2019年12月9日,新西兰北岛附近的怀奥克岛/白岛火山突然爆发,造成22人丧生,25人受伤。这场灾难不仅震惊了整个新西兰,也让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经历了难以忘怀的痛苦。在新书《黯淡的预后》(A Dim Prognosis)中,重症监护医生伊沃·波波维奇(Ivor Popovich)讲述了他在怀奥克岛火山爆发后救治伤者的经历,尤其是当一位儿童患者伤势过重无法挽回时的绝望。


波波维奇在书中描述了他在怀奥克岛火山爆发当天作为一名注册医生的经历。当天他刚进入重症监护轮训,就接到紧急通知,前往奥克兰的米德莫尔医院(Middlemore Hospital)参与救治工作。米德莫尔医院是新西兰国家烧伤中心所在地,是处理严重烧伤患者的关键设施。


在救治过程中,波波维奇和同事们面对的是严重烧伤和火山灰覆盖的患者。由于火山灰覆盖,许多伤者的性别和年龄都难以分辨。其中一名被称作“7号病床”的患者,全身烧伤面积高达90%,并且在从塔卡纳(Whakatāne)空运到医院后病情迅速恶化。


波波维奇和他的团队竭尽全力进行抢救,包括给予大量液体、输血和手术治疗,但最终未能挽救这位患者的性命。然而,直到第二天晚班时,波波维奇才得知这位患者其实是一名儿童。这一消息让他震惊并陷入深深的悲痛。


“我打断了护士们的谈话,说:‘你们搞错了,昨晚只有一人去世,而且是成年人。’”波波维奇在书中写道。但当他得知警方确认死者是一名儿童时,他写道:“我走进了洗手间,忍不住哭了。”


波波维奇描述了当天晚上在重症监护室的紧张氛围:“我站在重症监护室中央,不知道下一步该去哪里。我满身是汗,从头到脚都感到疲惫,而且已经好几个小时没有吃东西,感到恶心。”


由于火山灰覆盖,医疗团队使用的无菌手套在接触患者时迅速分解,增加了感染风险。此外,许多患者的身份在当时都无法确认,他们只能根据病房编号进行区分。波波维奇写道:“那是一个充满火山灰、仿佛一模一样的‘木乃伊’的重症监护室。”


在《黯淡的预后》一书中,波波维奇不仅记录了怀奥克岛火山爆发当天的紧急救治过程,还反思了新西兰医疗系统在应对大规模灾难时的不足。他认为,尽管新西兰的医疗系统在平时表现良好,但在面对突发灾难时,医院资源和人员的准备仍显不足。


波波维奇的这本书不仅是一次对怀奥克岛悲剧的回顾,更是一次对医疗体系的深刻反思。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让更多人意识到医疗系统在面对灾难时的脆弱性,并推动相关改进。


《黯淡的预后》已于近日在新西兰各地书店发售,书中内容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0.0460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