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政府表示不会接受质疑王权主权的《怀唐伊条约》和解协议
新西兰政府表示不会接受质疑王权主权的《怀唐伊条约》和解协议
根据新西兰《先驱报》报道,新西兰条约谈判部长保罗·戈德斯密斯(Paul Goldsmith)在今天向毛利事务特别委员会表示,政府不会接受任何质疑新西兰王权当前主权地位的《怀唐伊条约》和解协议。
该表态是在与东岸部落Te Whānau-ā-Apanui和新西兰最大部落Ngāpuhi的持续谈判背景下提出的。此前,由前工党政府起草的Te Whānau-ā-Apanui初步和解协议中首次出现了一项“同意分歧”条款,即双方未就主权归属达成一致。
该协议提到,Te Whānau-ā-Apanui认为自己是一个从未向王权让渡主权的独立主权民族,并且今天仍然保有主权,而王权则认为其主权是无可争议的。协议中并未尝试调和这两种观点,也明确指出,该部落并未放弃其主权。
戈德斯密斯表示,政府对这一“同意分歧”条款感到不安,并表示在条款被删除前,政府不会推进该协议。“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签署一项全面且最终的和解协议变得困难,因为一个关键实体并未承认王权的权威,而这一点我们并不感到舒适。”
“王权的立场是明确的:王权是主权的代表,它体现了新西兰人民的民主意志。”
戈德斯密斯的办公室还确认,这一做法将适用于该政府下的所有和解协议谈判。据悉,这是首次有部落在协议中提出此类条款。
前条约谈判部长安德鲁·利特尔(Andrew Little)在向《先驱报》表示,删除这一条款是不必要的。他指出,条约和解过程应致力于重建王权与部落之间的关系,并强调双方在协议中包含“同意分歧”条款并无损失。
利特尔补充说,虽然王权对主权是否被让渡的立场是可信的,但这一问题并不会得到一致意见。“此类讨论可以在和解协议谈判之外继续进行。目前关键的是,尽可能恢复殖民过程中失去的经济基础。”
《怀唐伊条约》作为新西兰历史上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其和解过程一直备受争议。此次政府的表态表明,当前政府对主权问题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这或将对未来和解协议的进展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