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托鲁瓦无家可归者问题引发关注:市政厅搬迁露营地点引发争议
Palabras clave: 罗托鲁瓦, 无家可归者, 市政厅迁移, 救世军, 社会问题, 新西兰, 奥克兰
Volver a la lista de noticias
Monday, 16 June 2025
罗托鲁瓦无家可归者问题引发关注:市政厅搬迁露营地点引发争议
近日,新西兰罗托鲁瓦市的一起事件将无家可归者问题再次推上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一群无家可归者长期在阿莫希亚街(Amohia St)上的救世军商店外露营,引发当地居民和商家的不满。罗托鲁瓦市政厅随后介入,将这群人迁移,这一举动受到一位慈善工作者的批评,称其为“无情之举”。
据一位无家可归的女性表示,他们觉得自己“像牛一样被驱赶”,不得不另寻他处过夜。在救世军商店外,他们拥有床垫、枕头、椅子和防水布,但近日却被指责在汽车上随地小便,行为“像狗一样”。
一位靠近救世军商店的商家表示,由于顾客担心路过露营点的安全问题,他的收入大幅减少。然而,救世军并未要求这群人离开,并表示迁移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应,有人感到愤怒、反感,也有人感到难以置信。救世军作为一个旨在帮助弱势群体的组织,却被迫驱赶他们所服务的群体,这种矛盾让人不禁反思。
目前,一项提议被提出,即从中国进口小屋,安置在罗托鲁瓦南部,靠近旧垃圾场。尽管这一提议源于善意,但看起来更像是把问题掩盖起来的“无尊严之举”。有观点认为,设立专门的城市庇护所可能更有效,但问题在于谁来管理这些庇护所,以及谁来承担费用。
罗托鲁瓦的无家可归问题并非个例。在新西兰其他城市,类似的情况也在上演。例如,奥克兰市的无家可归人数在过去一年内增加了53%,这与政府对社会住房中不守规矩租户采取强硬态度有关。
无家可归者问题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家庭关系破裂、成瘾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和贫困。虽然反社会行为需要处理,但社区最终需要接受无家可归者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他们不能再继续隐藏在公众视野之外。
无家可归并不是一种犯罪,不幸的是,这个问题目前仍然存在。政府需要给予前线工作者更多的支持,以帮助这些人重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