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im研究所报告:新西兰临终关怀与安乐死保障存在明显缺陷

Keywords: 新西兰, 临终关怀, 安乐死, Maxim研究所, 自主选择, 健康政策
Back to News List
Thursday, 12 June 2025

Maxim研究所报告:新西兰临终关怀与安乐死保障存在明显缺陷


Maxim研究所的最新报告指出,新西兰在临终关怀服务的可及性以及安乐死保障机制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正在削弱《生命终结选择法案》(End of Life Choice Act)所承诺的患者自主权。


报告由Maxim研究所研究员Maryanne Spurdle撰写,题为《质疑选择:安乐死与自主权的幻觉》(Interrogating Choice: Euthanasia and the Illusion of Autonomy)。Spurdle表示,由于临终关怀资源有限、保障机制薄弱以及公众对生命末期护理的了解不足,真正意义上的“患者选择”正在被削弱。


“一些人无法获得临终关怀服务,而另一些人则可以选择获得专业疼痛缓解和家庭护理。”Spurdle在接受新西兰先驱报《Herald NOW》采访时说道,“对于没有资源的人来说,他们只能在‘自杀’和‘在急诊科死去’之间做选择,这公平吗?”


报告建议,新西兰应增加对临终关怀机构的财政支持,加强安乐死的保障机制,确保所有患者都能获得充分的临终护理信息,并增加接受临终护理培训的医生数量。


尽管安乐死已被纳入政府资助范围,但临终关怀——包括疼痛管理、家庭护理等——并未得到充分保障。Spurdle指出,在某些地区甚至缺乏专业的临终关怀医生。


她提到比利时的安乐死法律要求申请者在做出最终决定前必须接受临终关怀团队的评估和咨询。Spurdle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新西兰借鉴。


自2021年11月《生命终结选择法案》生效以来,符合条件的新西兰人可以合法选择安乐死。2024年11月,卫生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978名参与者中没有发生不当死亡。然而,报告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包括禁止医生主动提及安乐死的“沉默条款”、以及监管机制的不足。


Spurdle还指出,新西兰目前没有“冷静期”(Cooling-off period)机制,允许患者有时间考虑其他替代方案,而这种机制在比利时等国家已经实施。她补充说,最短的从申请到死亡的时间仅为两天,而最常见的时间是两周。


此外,卫生部决定取消“沉默条款”允许医生主动提供安乐死,这可能会影响患者寻求其他治疗方案的意愿。Spurdle认为,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患者被误导。


她还批评了卫生部建议所有医疗设施必须允许安乐死,否则将失去认证,这可能削弱医护人员的良知保护。尽管法律保护医护人员的良心反对权,但Spurdle指出,这可能会导致医生参与安乐死的转介,从而增加职业倦怠和人员流失。


“在没有理解自然死亡、没有获得临终关怀、没有保障机制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真正实现生命末期的自主选择。”Spurdle总结道,“目前,新西兰的临终关怀服务远远赶不上安乐死的可及性。”


我们不禁要问:在生命最后一刻,人们是否真正拥有选择的权利?这不仅是对法律的考验,更是对社会价值观的挑战。

0.0467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