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坎贝尔回顾2005年美国公开赛胜利,20年后的今天

कीवर्ड: 迈克尔·坎贝尔, 美国公开赛, 老虎·伍兹, 高尔夫, 新西兰

迈克尔·坎贝尔回顾2005年美国公开赛胜利,20年后的今天

2005年6月20日,迈克尔·坎贝尔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松树岭2号球场赢得了第105届美国公开赛冠军。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也是新西兰体育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我还记得每一杆的细节,我记得球落在哪里,我记得每一个推杆——这是一段我想要永远铭记在心的记忆。”坎贝尔在接受《新西兰先驱报》独家采访时回忆道,“20年时间很长,但我不记得今天早上吃了什么,却能清晰地记得美国公开赛决赛轮的每一杆。那是一个我人生和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时刻。”


在松树岭2号球场的四轮比赛中,坎贝尔战胜了包括南非传奇球员雷蒂夫·古森、艾尼·埃尔斯、西班牙球员塞尔吉奥·加西亚、斐济球迷最爱的维杰·辛格,以及几乎无敌的老虎·伍兹等顶级选手。更令人惊叹的是,他是全场唯一在72洞比赛中打出平标准杆的球员,而伍兹以高于标准杆两杆的成绩排在第二位。


“这是你永远不会忘记的时刻,尤其是当你击败了处于巅峰状态的老虎时,那种成就感更是难以言表。”坎贝尔感慨道,“每次有人提起20年前的事情,我都会感到激动不已。能够与美国公开赛历史上的其他冠军相提并论,作为一名新西兰人、一名毛利人,这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尽管对于美国观众来说,坎贝尔的胜利可能来自完全的陌生,但对于新西兰球迷和坎贝尔本人来说,他此前已经接近过重大赛事的冠军,1995年他曾在英国公开赛中险些进入加洞赛,最终由约翰·达利夺冠。


坎贝尔认为,正是知道自己有能力与世界顶尖球员竞争,才让他在关键时刻保持了冷静和自信。“当你面对世界上最伟大的球员时,心理素质是最关键的。”他说道。


在决赛日,老虎·伍兹发起了他标志性的冲刺,但坎贝尔最终还是成功地捧起了奖杯。“老虎在巅峰时期胜率高达25%。在高尔夫比赛中,失败比成功更多,这是一项孤独的运动,没有队友的陪伴,你必须独自面对每一天的表现。”


然而,坎贝尔在胜利后并没有太多时间反思这一成就。他在胜利后一个月就回到了新西兰,并希望与家乡的人们分享他的成功。“我希望激励家乡的孩子们,我们也可以打高尔夫,如果你能做到,他们也能做到。”


一场在兰伯顿街举行的游行被安排,当他与组织者交谈时,他意识到自己成就的深远影响。“他说这是他组织过的第二大的活动,第一是披头士乐队。”坎贝尔笑着说,“能排在披头士之后,我感到很荣幸。”


坎贝尔的胜利至今仍对新西兰的年轻一代产生着影响。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激励他们追逐梦想。他的故事即将在纪录片《敢于与众不同》中播出,该片将在7月在Sky Sports播出。


“我的梦想曾是成为一名全黑队球员,但我不够好、不够高大、不够强壮,所以我决定尝试打高尔夫。”坎贝尔回忆道,“我的初衷就是证明毛利人也可以打高尔夫。”


在纪录片拍摄期间,坎贝尔重返松树岭球场,与一些从未谋面的年轻球员如斯科蒂·谢弗勒、赞德·舒瓦泽尔和贾斯汀·托马斯等人交谈,他们对坎贝尔的胜利表示了高度评价。


“有三位大满贯冠军,包括当前世界第一的谢弗勒向我表示祝贺,这让我感到非常谦卑。”坎贝尔说,“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传达出一个信息:只要你愿意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0.0471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