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血液服务面临供血短缺 青少年献血人数下降25%
新西兰血液服务面临供血短缺 青少年献血人数下降25%
新西兰血液服务(New Zealand Blood Service)近日表示,由于16至25岁年龄段的献血人数自新冠疫情以来下降了25%,这引发了对其未来血液供应是否能满足需求的担忧。
新西兰血液服务首席执行官萨姆·克利夫(Sam Cliffe)表示,疫情期间血液服务无法进入学校和大学进行献血宣传,导致年轻一代的献血人数大幅减少。随着疫情后限制措施的延续,服务在千禧一代中的可见度也大幅下降。
“很多人最初是在学校开始献血的,”克利夫说。“学生们会说,‘好的,我愿意为此抽出一节课的时间’。但这样一来,他们养成了定期献血的习惯。”
目前新西兰献血者的平均年龄为43岁,虽然这个数字在国际上相对较低,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年龄超过60岁。克利夫表示,失去这一代年轻献血者可能会影响服务满足日益增长需求的能力,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对血液和血浆的需求也在增加。
“我们从未错过任何一次血液供应,我希望能够发自内心地说,我们会继续做到这一点,”克利夫说。“但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新鲜血液产品的需求正在增加,尤其是红细胞和血浆衍生产品的用量逐年增长10%。”
在国家献血周(National Blood Donor Week)开始之际,新西兰血液服务发起了一项活动,呼吁千禧一代“寻找他们的超能力”,并成为献血者。26岁的比尔·康曼(Bill Coman)就是那些依赖定期血浆输注的患者之一。
三年前,康曼在建筑行业的一份夏季工作中开始注意到脚趾麻木,他归因于长时间工作,以为会好转。后来,他在橄榄球训练中落后于队友,比赛结束后感到精疲力竭。经过一系列专科医生的诊断,他被确诊患有一种罕见的神经疾病,免疫系统破坏了神经的保护层,导致感觉丧失和麻木。
在最低谷时,他几乎无法在没有拐杖的情况下走50米,体重从110公斤骤降至75公斤。康曼每三周在奥克兰医院接受一次血浆输注,整个过程需要六个小时。他同时接受类固醇治疗,这让他有机会重新过上活跃的生活。
康曼开始参加残疾高尔夫和橄榄球,并在奥克兰大学获得了一份体育管理的工作。
“如果没有这种治疗,我可能无法达到现在的状态,”康曼说。“我几乎不认为那是可能的。”
现在,康曼的家人都是定期献血者,他也在鼓励其他人加入献血行列。
“献血不仅能拯救生命,还能极大地改善某些人的生活质量,”康曼说。
个人观点
血液供应的稳定对于医疗体系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新西兰血液服务的困境提醒我们,献血不应仅被视为一项义务,更是一种能带来深远影响的善举。鼓励年轻人参与献血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的供血压力,也能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回馈社会的精神。希望更多人能认识到献血的重要性,加入到这一公益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