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案翻转!新西兰男子哈利·马奇特谋杀案重审
哈利·马奇特谋杀罪名被推翻,因警方审讯导致虚假供认
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中,上诉法院推翻了哈利·马奇特因在Ōpōtiki谋杀布莱恩·希顿而被判有罪的判决,指出由于警方具有引导性和情感色彩的审讯,其供述不可靠。此案引发了关于司法系统完整性和刑事审判中虚假供认风险的广泛讨论。
布莱恩·希顿,一位77岁的老人,于2016年7月8日被发现在其Ōpōtiki家中遭到殴打并失去意识。他五天后因严重头部创伤死亡,官方死因归为创伤导致的急性胸腔感染。尸检显示其伤势符合遭受暴力袭击,可能涉及重拳或踩踏,力度相当于汽车碰撞。
最初调查聚焦于一名有对希顿实施暴力行为历史并曾偷走他钥匙的嫌疑人,但因有可靠不在场证明而被排除。警方随后将注意力转向哈利·马奇特,一位49岁的男子,其有长期的酒驾、欺诈和暴力犯罪记录。从希顿客厅发现的史泰伦啤酒瓶中提取的部分DNA与马奇特匹配,且模糊的监控录像显示一名体型相似的男子在事件前一天晚上8点30分左右进入希顿家中。
马奇特于2016年9月1日首次接受审讯,承认他与希顿一起饮酒,但无法回忆起最后一次见面的时间。面对监控录像,他表示“可能就是我”但仍然不确定。他拒绝谈论希顿是如何受伤的,当时并未被起诉。
两年后,即2018年12月,马奇特再次接受审讯。在第二次审讯中,他显得情绪低落,并承认他每周都会去希顿家喝酒。当被问及是否在晚上8点30分左右返回希顿家中时,他表示“可能是我”,并补充道:“我为什么要杀一个老人?”他后来在最终审讯中表示自己“喝醉了”并“可能推倒或踢了他”,但声称自己无法清晰回忆。
检方依赖马奇特的供述、DNA匹配和监控录像,主张他因醉酒而袭击希顿。但辩护方质疑马奇特供述的可靠性,指出其不在场证明存在矛盾,监控录像的清晰度不足。马奇特的前女婿兼伴侣也否认了当晚发生家庭争执的关键说法。
2021年7月的审判中,陪审团裁定马奇特无罪,但认定其犯有谋杀罪。法官基特·图古德指出,尽管马奇特醉酒,可能未意识到后果,但醉酒状态下对弱势者实施严重袭击的意图具有可责性。他被判处七年九个月监禁,其中至少50%的刑期需在假释前服刑。
2023年11月,上诉法院裁定,由于马奇特供述的不可靠性,存在实际的司法不公风险。法官们发现,警方的审讯,特别是在最后一次审讯中,使用了情感引导性问题,如“哈利,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做”和“你需要和我说说”等,增加了马奇特的记忆不信任综合症的脆弱性。临床心理学家安德里亚·麦克法登发现,马奇特在建议性测试中得分处于“极端水平”,并表现出记忆不信任综合症,这在有物质滥用、暴力和头部创伤史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上诉法院得出结论,检方的指控严重依赖于不可靠且可能被胁迫的供述。因此,谋杀罪名被推翻,并下令重新审理。
2025年2月,在高等法院听证会上,记忆信任综合症专家教授吉斯利·古德琼森确认,马奇特对引导性问题和情感压力的脆弱性使他的供述高度不可靠。检方专家加齐·梅图伊也同意,最后一次审讯中的具体供述具有引导性,存在不可靠供认的风险。因此,检方承认马奇特的最终供述不能作为证据。没有这一供述,检方承认缺乏足够的证据进行第二次审判。
法官基里·塔哈纳驳回了谋杀指控,马奇特立即获释。他已在监狱服刑1188天,包括保释期间的羁押和限制性保释。
律师史蒂文·拉克已向司法部长保罗·戈德史密斯提交了赔偿申请,要求根据司法部指导方针赔偿超过60万美元,理由是因不当的警方审讯导致其被错误监禁。该申请基于马奇特未犯罪且因不当警方审讯成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这一主张。拉克称,这一定罪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错误,而是警方不当行为导致虚假供认的结果。
新西兰警方辩护称,审讯方式“完全恰当”,并称警官与马奇特长期的私人关系是农村警务的正常部分。涉事警官已离开警队。最初的嫌疑人,后来因在希顿家中盗窃而被判有罪,仍是争议焦点。布莱恩·希顿的死亡仍被官方列为未解案件,尽管案件正在由法医进行审查,尚未确认是否举行陪审团听证。
获释后,马奇特表示愤怒,称自己感到“被他妈的冤枉了”。他承认自己因童年虐待和长期监禁而有长期的犯罪行为史。他坚决否认任何涉及希顿死亡的行为,表示希顿是他的好朋友,他绝不会伤害一个老人。此案凸显了审讯实践中的严重问题、弱势群体的记忆不信任现象,以及谋杀案中错误定罪的潜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