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驳回男子上诉,该男子因对一名女性实施为期三周的残酷折磨而被判终身监禁
最高法院驳回男子上诉,该男子因对一名女性实施为期三周的残酷折磨而被判终身监禁 <\/h2>
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中,最高法院驳回了尼古拉斯·约翰·克里利的上诉,这位布里斯班男子于2020年因2017年对一名女性实施长达23天的折磨而被判处终身监禁。法院驳回了克里利的论点,即他的行为因他最终拨打紧急服务电话以及在道歉信中表达悔意而有所减轻。 <\/p>
克里利在袭击发生时年仅22岁,他被判定犯有超过50项罪名,包括酷刑、性暴力和剥夺自由。他的受害者在布里姆巴的一个单元中被发现,身上46%的体表有严重烧伤,面部骨骼骨折,且有显著的毁容。她住院八周,并需要进行大量康复训练,以重新获得行走、进食和说话的能力。她还遭受了永久性的眼部损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p>
法院听到的说法是,克里利所谓的动机是相信该女性参与了针对他的有针对性的射击。在袭击过程中,他对她实施了极端的身心和性暴力,包括暴力性交、将沸水倒在她身上,以及将丙酮涂抹在她的腿上。在某个时刻,他匿名拨打紧急服务电话,声称该女性“太难照顾”并且他不认为自己能杀死她。 <\/p>
主审上诉的戴维·博迪斯法官表示,尽管克里利拨打紧急服务电话最终挽救了该女性的生命,但“低于终身监禁的刑罚不会是公正的”。他还驳回了有关最初的量刑未能考虑克里利悔意的说法,指出道歉信只表达了对自己困境的遗憾,而非对受害者的伤害。 <\/p>
克里利在布里斯班北部郊区的一次暴力警车追逐中被捕,期间他劫持了两个人,闯入了一间房屋,并撞坏了两辆警车。他在追逐中的行为进一步表明了其暴力倾向和对法律的蔑视。 <\/p>
最高法院的裁决重申了严重犯罪应受到最严厉惩罚的原则,无论是否存在任何减轻因素。该裁决明确传达了一个信息,即对个人实施极端残暴和性暴力的行为在司法系统中是不可容忍的。 <\/p>
这一案件引发了关于司法系统能否对造成受害者终身身体和心理创伤的犯罪行为作出适当量刑的更广泛讨论。受害者权利倡导者称赞了这一裁决,称其是确保为遭受难以想象伤害的人伸张正义的里程碑式时刻。 <\/p>
随着受害者继续重建她的生活,此案提醒人们,无论正义的实现需要多长时间,都必须对实施这种可憎犯罪的罪犯负责。 <\/p>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