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在太平洋甲基苯丙胺市场中扮演'现金奶牛'角色,引发地区毒品危机
新西兰在太平洋甲基苯丙胺市场中扮演'现金奶牛'角色,引发地区毒品危机
一位跨国犯罪专家对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太平洋甲基苯丙胺贸易中作为关键枢纽的角色提出了紧急担忧,这正在加剧该地区日益严重的毒品危机。
据坎特伯雷大学太平洋地区安全中心的副教授何塞·苏萨-桑托斯(Jose Sousa-Santos)表示,这种情况至少已经持续了五年,红色警报越来越明显。斐济、汤加、萨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现在正面临甲基苯丙胺使用激增,以及相关的社会和健康挑战。
斐济的艾滋病爆发
斐济宣布了一起与甲基苯丙胺使用相关的艾滋病爆发,2023年至2024年新发病例增加了281%,达到1,583例。病毒的传播部分归因于吸毒者共用针头和性传播。
支付方式的转变
苏萨-桑托斯解释说,最初毒品走私活动依赖于向当地中间人支付现金。然而,大约五年前,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中间人开始收到甲基苯丙胺等毒品,而不是现金。这种转变使当地毒品市场呈指数级增长,因为个人可以以高于约定金额的价格出售毒品。
腐败和执法挑战
随着当地毒品市场的扩大,该地区的执法机构也受到了渗透。今年5月,斐济警方在纳迪机场查获了近5公斤的甲基苯丙胺,嫌疑人包括斐济缉毒局的两名成员和海关情报部门的负责人。毒品被追溯到非洲东海岸,经尼日利亚运输,突显了贩毒网络日益复杂。
本地犯罪实体的崛起
虽然国际卡特尔可能没有直接参与较小的本地市场,但苏萨-桑托斯指出,太平洋地区的本地犯罪实体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贩毒路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被驱逐者也发挥了作用,他们带来了新的战术,使打击毒品走私的努力变得更加复杂。
呼吁综合应对措施
苏萨-桑托斯强调,解决危机需要一个全面的、文化敏感的策略,包括区域合作、社区参与以及本地和国际执法机构的参与。国际刑警组织的参与与基层传统社区领袖的投入一样关键。
未来方向
他最后指出,任何解决方案都必须具体针对当地情况,并且文化上适当,确保不仅解决当前的毒品危机,还要解决导致问题的潜在社会经济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