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诈骗世界迅速演变,如同‘打地鼠’
新西兰诈骗世界迅速演变,如同‘打地鼠'<\/h1>
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界中,新西兰诈骗者的策略也在迅速演变。目前网络欺诈的现状被比作一场‘打地鼠’游戏,一个诈骗被消除后,另一个就会取而代之。这是《新西兰先驱报》资深记者<强>Lane Nichols<\/strong>一直在调查的现实,揭示了诈骗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性质,以及在打击它们时所面临的挑战。<\/p>
根据Nichols的说法,诈骗者是高超的操纵者,他们利用人工智能和深度伪造技术针对弱势个体。一个典型案例涉及<强>Christopher Luxon<\/strong>的深度伪造视频,诱使退休人员投资加密货币,导致一名女性损失了近25万美元。这些诈骗不仅在经济上造成毁灭性影响,也对受害者的心理和情感造成伤害。<\/p>
尽管有打击这些诈骗的努力,执法部门仍面临重大障碍。一旦资金被转移到国外,当局通常几乎无法追回资金。正如Nichols解释的那样,警方往往关注更容易的目标,比如国内的洗钱者,而幕后主使——通常在国外——却几乎未受触动。<\/p>
为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威胁,<强>Commerce and Consumer Affairs Minister Scott Simpson<\/strong>最近推出了<强>Anti-Scam Alliance<\/strong>,以加强新西兰对抗诈骗的防御能力。据报道,诈骗每年给新西兰经济造成高达20亿美元的损失,因此必须优先解决这一问题。<\/p>
尽管银行在新的保护措施和赔偿规则方面取得进展,但仍有许多改进空间。其中一项措施是引入<强>‘确认收款人’<\/strong>,通过核实收款账户名称与系统中输入的名称是否匹配,以防止误转资金。然而,Nichols强调,需要更先进的算法来检测异常交易,并在造成伤害之前将其阻止。<\/p>
诈骗的受害者通常描述一种深刻的失落感——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信任的丧失。一个特别令人心碎的故事涉及一名来自西班牙的男子,他损失了一大笔钱。他描述了诈骗带来的情感负担,包括羞耻感和被信任的人背叛的感觉。尽管他最终从<强>Banking Ombudsman<\/strong>那里获得了70%的退款,但许多人并不那么幸运。<\/p>
随着诈骗环境的不断演变,很明显需要多方面的策略来保护新西兰人。这不仅包括更强的法律和执法,还包括提高公众对如何识别和避免诈骗的意识和教育。<\/p>
<强>The Front Page<\/strong>是《新西兰先驱报》的每日新闻播客,继续揭示这些问题,并提供个人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见解。由<强>Chelsea Daniels<\/strong>主持,该播客可在<强>iHeartRadio<\/strong>、<强>Apple Podcasts<\/strong>、<强>Spotify<\/strong>和其他平台收听。<\/p> <\/div>
